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1資產輪動向何方? 看好景氣循環股、高收、新興債|天下雜誌
- 《寂静岭f》标准版预购特典 可让女主换上白色水手服
- 高度警惕!猴痘疫情扩散!世卫发布最高级别警报
- ETTOI爱多娃秋季新品 让早秋泛起温柔的时尚
- 泉州中心城区9家核酸检测医院错时检测 确保高考即采即检
- “刷脸”时代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漠阳花13个自主培育花生新品种亮相,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寒潮、暴雪、冰冻三预警齐发 各地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 倍爽超嗨!硬核汽水实力领跑行业!
- 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
- 帮登2025夏日童鞋 舒适护脚 稳步前行
- 帮登2025夏日童鞋 舒适护脚 稳步前行
- 玻璃应该怎么做吊挂安装 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方案,行业资讯
- 杭州95后小伙从出版社辞职 帮父母一起摆摊卖菜
- Château Les Carmes Haut
- 潜江户外服装企业生产忙
- 镀膜玻璃产品种类与特点 镀膜玻璃产品的生产方法,行业资讯
- 从早茶桌到中亚宴,米面藏着岭南待客礼|行李箱里的广东手信③
- 天下財經週報:輝達財報登場,AI概念股還可以買嗎?|天下雜誌
- Château Margaux 玛歌酒庄2016年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